本文目录一览:
- 1、在新课标下,体育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 2、简述古代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 3、春秋战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学校体育制度的变迁并加以评述?
- 4、新时代下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
- 5、世界运动与健康课程教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新课标下,体育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简述新课标对体育课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坚持目标统领教学,提倡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健康的主题,把教学的精力集中投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问题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近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健康体育课程标准思想指导,体育教研组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践与分析,完善了教学的指导思想、促进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了教材内容、推行了教学组织和教法的改革,在高中体育课新课标的道路上,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得到深层次的落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教学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执行力,把教学计划转化为教学实际,这是我们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需要不断的解读,并灵活运用,在现有的高中体育教学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益,无疑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诠释。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旨在说明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学习和掌握操作性很强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体育学习的主要途径。尽管这里还有运动文化传承的问题,但从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来看,应该更强调运动技术学习的工具功能。即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达到养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目的,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如果想终身保持健康的体魄,我们锻炼身体,进行体育活动的一整套方法都需要彻底改进,应把那些十几岁的学生在完成中学学业后仍一直乐此不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个人体育锻炼活动,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之中。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这样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常常遭遇学习的失败,他们就不可能也根本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五、新体育课程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往教学表现为主体性缺失,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多数课仍然停留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单纯竞技运动技术传习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过分强调练习方法的整齐划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学生处于被动练习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新体育课程理念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关键在于要将新体育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新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课程改革的目的。
六、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设计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体育的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教学方式上,采取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平等的体育教育。注重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凡是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可及之事,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在其中只是创造条件,指导帮助,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参与管理,参与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创造,从而达成育体、育心、育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
1.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主动选择带来主动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是可能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学生的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独立地进行练习。选择性学习活动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空间。例如,进行投掷教学,常见的练习形式是学生分成两队,面对面投掷,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就会感到疲劳。采用选择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可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准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选择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每变换一种器材,每更替一次场地,都会有新鲜的感觉,都会产生新的兴趣和一种自主支配学习的激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
2.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其主体在学生本人。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以促进身心发展。从学习环境中得到体验,环境是教学中学生获得体验的载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感是从他接触的周围环境中得到的。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环境有两类:一类是显性的学习环境,另一类是隐性的学习环境。显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场地、器材、教具、学具的布置、安放和使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实物情景等;隐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教学中的模拟情景等。小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景中游戏玩耍。他们的学习环境往往需要把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有机结合组成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学习情景,使他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单、双脚跳”教材时,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青蛙与小花猫”的故事展开,让学生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故事,通过游戏贯穿全课。课的导人采用图片和模仿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视、听和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情景交融,整个练习过程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
3.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而新的课程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学习本身给学生造成的问题,例如身体锻炼过程中的体力问题,学习动作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也有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个人与群体的协调问题,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发生冲突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勿庸置疑,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采用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简述古代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这个古代的发展史不一定,尤其是体育古代都没有所谓的体育精神的和现代体育意义不一样的
春秋战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学校体育制度的变迁并加以评述?
礼记·射义》中说:“射者,仁之道也。
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
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物质文化,又是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体育作为物质文化,它以人体这一物质形态为对象,利用场馆、器材等体育手段,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体育又是一种制度文化,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规范;体育还是一种精神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影响。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具特色的两种体育文化形态,中国进入近代以后,二者逐渐开始了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一、中国体育文化概观
中国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体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几个体育发源地之一,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从原始社会体育的开端到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体育产生、发展、成熟并走向衰落的时期。战国末年以前,中国古代体育的主要框架初步形成,三个基本部分即军事体育、娱乐体育和养生体育都已出现,且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体育理论,主要的体育活动项目有击剑、射箭、弋射、骑射、拳击、角力、跳跑、扛鼎、投石、赛车、田猎、蹴鞠、游泳、划船、竞渡及带有各种健身性质的舞蹈、围棋、投壶、牵钩、弄丸、秋千、飞鸢、击壤、导引、行气等。从秦汉时期到五代十国,为中国古代体育继续丰富、完善、提高时期,其中唐朝时期的体育项目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竞技特征最强,对外体育交往最多,女子体育也空前活跃,是中国古代体育史上最辉煌灿烂的阶段。从北宋以后直到晚清,中国古代体育从总体上讲是在走向衰落,体育的强身健体作用被削弱,运动量较大、竞技性较强的项目或变成娱乐项目,或踪影消失,体育的活动范围也缩小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年间,西方体育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步得到普及和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学校体育教育不断加强,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体育场馆建设日益加快,体育竞技水平稳步提高,全国体育人口大幅上升,成为我国有史以来体育事业发展最快、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
(一)中国原始体育
和其他很多文化形式一样,中国体育文化也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和周口店北京猿人是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原始人类,他们在非常艰险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和抗争着,他们简单的奔跑、跳跃、攀登、翻越、投掷、泅水等活动是人类体育活动的原始形式。
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县发现的、距今约28700年前的峙峪人文化遗址中找到了原始人使用过的弓箭箭头--石镞,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原始人的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是原始人体育活动的一个进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后羿,就是一个技能高超的射手,他用弓箭射落了同时出现在天上的十个太阳中的九个,为人们消除了灾难,带来了幸福。
为适应氏族、部落战争的需要,原始的军事训练活动逐渐产生。云南沧源的一幅原始崖画对原始人的“武舞”场景做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有的战士右手高举短戈,傲然挺立;有的战士一手执方盾,一手执两端粗、中间细的武器,在做某种舞蹈仪式。舞蹈是原始人的一种娱乐方式。在青海马家窑文化遗址发掘出的一个彩陶盆,其内壁彩绘有三组共十五个正在跳舞的人,每个人的头上有一辫子形状的物体,整齐地摆向左侧,他们手拉着手,左脚立地,右脚抬起,翩翩起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记载了一种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原始体育在原始生产、军事等活动中产生,通过一定的原始宗教仪式得以发展,以至形成某种程度的定型化,成为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源头。
(二)中国古代的射箭之风
我国进入奴隶制文明社会之后,体育文化的发展更为迅速,更为自觉,更为规范,更为多样,体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西周统治者认为,“夫有文无武,无以威天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西周官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谓的“六艺”。“六艺”中的“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驾车,是军事体育训练课。当时的男孩一出生,就以射祝愿,“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男子15岁开始练习射箭,成年后按照不同的等级,在不同的地方继续练习,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射箭比赛。比赛时要举行饮酒、奏乐等仪式,即射礼,射礼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西周统治者将体育活动与文化礼仪相结合的目的 ,就是要培养文武兼备的栋梁之材,保卫社稷和管理国家,这与古希腊奴隶制时代所实行的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在形式和目标上有相似之处。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设置的教育内容也是“六艺”。《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这说明他他多才多艺,不仅通晓诗书,而且擅长射箭。《战国策·西周策》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
由于射箭所具有的军事性、竞技性、娱乐性、礼仪性等特征,它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历史中越来越突出。唐朝时射箭风气很盛,李白既是“诗仙”,又是射箭爱好者,自夸“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杜甫《哀江头》一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射箭技艺的高超--“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武则天为了培养选拔军事武艺人才,设立了“举武制”,在九项测试科目中,仅射箭就占了五项,即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社。宋代的射箭活动在民间十分普及,“弓箭社”、“射水弩社”、“射弓踏弩社”等民间体育活动非常频繁。清朝以“骑射立国”,对射箭活动高度重视,促进了射箭活动的盛行,河北承德就是专门的皇家射猎场所。
(三)中国古代的剑术
春秋战国时期,剑成为军队中普遍使用的武器,佩剑、练剑、击剑成为当时社会的风尚。《后汉书·马援传附马廖传》中说:“吴王好击剑,百姓多剑瘢”,可见当时的习剑风气之盛。越王勾践也喜好击剑,他广招天下名匠为他铸造了八把名剑,名称有“掩日”、“断魂”、“断水”等。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越王为练兵强国而问策于大夫范蠡,范蠡就为他请来了一位出于南林、精于剑术、才艺非凡的女子,全军剑术高超者与她比剑,结果都一败涂地。越王对这位女子大为叹服,当即封她为“越女”,并请她教授军士练习剑术。当越王问她剑术的真谛时,她谈出了一番高深精辟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越女论剑”:
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侯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星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
《史记》中记载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杜甫有一首名为《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诗,为我们描述了唐人舞剑的高超技艺: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新时代下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提供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对象将成为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必须成为自己的人,他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自己的教育。个人与自身关系的这种根本性变化是科技革命教育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教学目标由教师决定,学生实施;组织教学方法由教师设计,学生理解和行动。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由学生按照他听从了老师的指示。纵观国内外各种现代教学模式,其发展趋势之一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的时代特征。这个时代的特点在国内外各种现代教学模式中得到了突出体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授任何课程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无需教学。如果学生进入这样一个领域:他们可以探索、辨别和体验自己,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技能。”
基于“学”的教学模式遵循这一假设。它可以从“教”变为“不教”,使学生实现“学”,成为“终身学习者”。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主张。其目的之一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主观上引导和逐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要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素质教育”这一更全面、更深刻的要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在,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综合化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针对教育脱离实际、专业分工过于单薄和狭窄的情况,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通才”,学生知识单一,素质不全面。当前,在我国普通体育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进现代科技成果,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共同批判、竞争、学习和发展。
世界运动与健康课程教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地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中小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
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课程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学习评价的实施等环节。
都要紧紧围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设计和实施,这有助于改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性质就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既然是身体练习,理应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练得“棒棒”的。
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
体育与健康教学体系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教育教学规律来构建。小学阶段学生生性好动、兴趣广泛,注意转移快,喜欢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喜爱运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核心素养,增进身心健康,需要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共同“发力”。“教会、勤练、常赛”的思想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提高学生体能、运动技能和体育品德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