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首都体育馆和国家体育馆的区别
首都体育馆和国家体育馆的区别是: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
首都体育馆修建于1968年,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属于综合性、多功能的体育馆,是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之一。在建成后的38年时间里,承担了众多的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训练,以及大型文艺演出任务。
结构
首都体育馆占地面积7公顷,平面呈矩形。建筑物东西长122.2米,南北长107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比赛大厅屋盖净跨112×99米,屋盖结构为平板型双向空间钢网架。馆内有空调、冷冻系统设施,还有照明、扩音、广播电视转播、计时记分、通讯等现代设施。
奥运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将作为排球主比赛场馆。首都体育馆改扩建工程历时一年半,面积达54707平方米,设观众席17500个。首体是一个综合性体育馆,可以进行球类、冰上比赛和大型文体活动等。
这座体育馆设有比赛大厅一个,练习馆三个,观众休息厅六个。比赛大厅的比赛场长88米,宽40米。比赛场内的地板可以移动撤走,放水结冰后,可进行滑冰,冰球,花样滑冰等冰上体育比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之一首都体育馆修建于哪一年?
首都体育馆是1966年6月1日动工,1968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面积约为三万多平方米,是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首都体育馆建成之后举办过多次国际大赛和大型活动,承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体育比赛就是1990年的亚运会。
50多年间,首都体育馆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改造。
首都体育馆是一个综合性体育馆,可以进行球类、冰上比赛和大型文体活动。比赛场内的地板是可以移动的,移动走之后,防水结冰可进行滑冰、冰球、花样滑冰等冰上体育比赛。
为了适应各种体育项目,特别是国际比赛,首都体育馆在1985年对比赛管的灯光、音响、计时计分进行了更新改造。电子计时计分设备是国内先进的体育馆用大屏幕显示装置。通过这套设备能将体育比赛中的各种信息迅速显示出来。
第一次改造是为了1990年的亚运会。
第二次改造是为了2008年奥运会。首都体育馆进行了奥运工程改造。奥运会期间首都体育馆将作为排球主赛场场馆。经过历时一年半的改造,面积达到了54707平方米,设观众席17500个。此次改扩建给首都体育馆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主赛场,为首都体育馆的历史上增加了光辉的一页。
第三次改造则是2018年,首都体育馆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进行的改造。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首都体育馆这座老体育馆将再度华丽转换身份,承担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重要比赛任务。2018年底前开始改造。根据改造方案,首都体育馆的外观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内部将通过最新的声光电技术实现“最美的冰”的理念。更环保、更舒适、更具科技感,实现最现代化的音响和视频系统,运用了天幕、环屏、端屏等最新技术;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改造恒温恒湿系统和空调新风系统,满足比赛的环境和防疫要求。
走过53年历史的首都体育馆,它不但可以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划赛时营造梦幻的竞赛体验,也为赛后吸引群众性冰雪运动体验提供优异的运动氛围和观众视觉引导。现在的首都体育馆更现代、更环保、更具科技感。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后,首都体育馆除了可承接各项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冰上项目赛事外,还将作为全民冰雪运动普及和推广基地,定期向公众开放。
关于首都体育馆座位图问题
首都体育馆有1.75万个座位,具体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首都体育馆修建于1968年,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有1.75万个坐席。属于综合性、多功能的体育馆,是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首都体育馆建筑布局按功能分层布置,除比赛大厅外,还有三个练习馆和六个观众休息厅,观众主要从南、东、西三面室外台阶经二层休息厅进入比赛大厅;
一层为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和贵宾用房。馆内还有广播、音响、电视转播、传真、计时记分、空调等设备。 体育馆比赛大厅,可以进行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体操、冰球、花样滑冰等多项体育活动 地图位置 ,比赛场地长88米,宽40米,它是由21块活动地板组成的;每块活动地板长30米,宽3.5米。地板的下面是滑冰场,开动机器,地板就能往东、西两边撤走,并且一层层地下降,进到地板仓里。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社会公益
首创集团自重组以来,一直本着追求卓越,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注重对教育的贡献。十几年来,集团斥资2000多万元捐助了首都体育师范大学游泳馆、河北省张北希望小学、北京广渠门中学宏智班、北京延庆永宁中学电脑教学室等;向贫困和受灾地区捐助财物价值数百万元;赞助支持政府有关部门举办了2000年北京经济论坛、第六届世界大城市首脑会议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在北京申办奥运的过程中,集团出资50万元,向北京奥申委赠送了《国际奥委会一百年》等图书千余册;并组织近20名员工赴莫斯科参加了知名企业支持北京申奥声援团的活动等;非典期间,集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承担了为抗非典一线服务的任务,并开展了捐献爱心活动,集团及所属公司和全体员工为抗非典斗争共捐款捐物350万元;集团还倡议百名企业家出资成立了旨在治理沙尘暴、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该协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企业家群体发起成立的公益性环保组织。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春节前夕,集团党组、董事会研究决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和市政府的号召,开展救灾捐款活动,为灾区人民抗灾救灾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献爱心。集团各公司、全体员工踊跃捐款献爱心。短短二天时间,集团共募集员工个人捐款302181元。2月4日,集团参加了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爱心融化冰雪首都大型赈灾慈善义演活动,向北京市接受捐赠事务管理中心捐款600万元。此举也再一次体现了首创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光荣传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地震灾情牵动着集团1000多名党员和5000多名员工的心。地震发生后,集团党组、机关党委迅速号召,集团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职工群众踊跃捐款,支援灾区人民。16日,首创集团与北京市红十字会在陶然亭公园市红十字会办公楼会议室举行了汶川救援行动捐赠仪式。首创集团向市红十字会递交了总额为6028000元的捐款支票。截至5月19日,通过不同渠道,集团系统捐款数额总计达1200多万元。充分体现了首创集团党员和员工心系灾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另外,响应中组部缴纳特殊党费的号召,集团全体党员缴纳特殊党费总计36.4万元。
2009年4月,为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支持北京市慈善事业的发展,并有效解决集团系统内部困难职工的援助问题,经集团研究决定,与北京市慈善协会共同发起设立首创慈善专项基金。集团每年向该基金捐款100万元,连续5年共捐款500万元。其中,30%定向用于集团系统内部困难职工的援助,70%用于市慈善协会开展的各项慈善爱心项目。此举再次体现了全体首创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光荣传统,并为繁荣首都经济、创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0年,除了继续向市慈善协会专项基金捐款100万元,4月份,首创集团向青海玉树灾区捐款330余万元;6月,赞助凝聚爱心祈福中国大型音乐会;7月,赞助海峡爱乐乐团巡演音乐会100万元。12月,在善行天下第三届首都慈善晚会上,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为首创集团等10家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的首都企业颁发了商界彩虹心荣誉牌匾。刘晓光总经理代表集团出席了晚会,并接受了颁奖。
首都体育馆的建设历史
首都体育馆是北京规模最大、功能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体育馆。东邻北京动物园,西望紫竹院公园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绿荫环抱,空间广阔,环境优美。 首都体育馆是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动工,一九六八年十月正式交付使用。整个工程从设计、施工到材料、设备都是依靠我国的力量建造的,全部工程造价一千五百多万元。
北京首都体育馆设计者
首都体育馆设计者熊明 首都体育馆是上个世纪60年代建筑,此次奥运工程改扩建给首都体育馆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在比赛场地东西两侧增加12个观众包厢,在馆外东西两侧各设两部电梯,还改善了通风空调、广播音响等设施,可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此外,首体还减少了部分座席,增加了座席间的距离。据介绍,由于在申奥期间首体的座席曾进行过更换,出于节俭办奥运的考虑,此次改造观众坐席基本保持原貌。但是原本能容纳1.8万名观众的首体,最终只有1.75万个坐席。“此次首体奥运改造,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标准,对首体的座席间距进行了调整,减少了部分座席,增大了座席间距。”韩富士说。此外,为满足大型活动的需要,主席台的前半部是可活动的,可以自动升降。据了解,这些“活动”主席台全部收起后,可为体育馆扩大面积120平方米.
已将近40岁的首都体育馆,在此举办过多次国际大赛和大型活动后,进行了奥运工程改造。此次改扩建给首都体育馆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主赛场,将为首都体育馆的历史上增加光辉的一页。
据首体改扩建项目部总工程师韩富士介绍,首都体育馆场馆改扩建面积为54707平方米,功能全部参照国际标准进行,充分体现了奥运精神的内涵。改造加固部分主要包括比赛馆、综合训练馆和赛时附属用房,新建部分主要是售票大厅、四个物品寄存处和注册中心等。
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外观上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在东西两侧各增加了两部电梯和一部爬梯。其中,体育馆西侧增加的两部电梯为无障碍电梯,电梯全部采用盲文以及语体提示系统,升降过程中有语言提示,是“会讲话”的电梯。
首体改扩建项目部总工程师韩富士称,首体建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的国家建筑标准以及相关规范还比较不完善,不能适应现代建筑的需要。
“能容纳接
近2万名观众的首体馆,观众的疏散是个大问题,因此,此次改造新增了电梯和步行梯,以便观众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疏散。”韩富士说:“另外,功能用房也需要有上下的交通。最终人们看到了首体东西两侧的竖条状的玻璃幕墙内的电梯和爬梯。”
据中建一局五公司首体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杨春林介绍说,为保持建筑外形和一些特殊部位的原貌,施工中采用了脚手架、大防护等措施,尽量避免与其接触。在对原结构梁板及混凝土墙开洞、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拆除上,为了避免对原建筑结构产生破坏,均采用无震动水钻方法进行切割,同时,为了达到无损拆除要求,在切割、拆除施工中,也全部选用取芯式金刚石钻孔机施工。